秃杉
推荐文章
秃杉
细心地花友可能注意到,秃杉,秃杉,秃杉的名字是以台湾杉命名的,这里面也有个故事。秃杉最早的采集纪录,见于1868年英国博物学家安德森在中国云南省腾冲的高黎贡山所采的标本,其中有一份送到英国皇家植物园,因仅有形似柳杉的枝叶,不带有球果,而被误认为柳杉。
秃杉
1904年台湾杉在台湾中部中央山脉乌松坑海拔2000米处被发现,1906年由日本植物学家早田文藏(Hayata)正式命名并在台湾发表,以台湾之名来命名这个属,因而,它的英文名字为“Taiwania”。
原以为台湾杉仅分布于台湾地区,之后在中国云南、贵州、福建以及缅甸北部、越南北部也发现此物种零星分布,但以台湾族群数量最为丰富,刚开始将云贵等地分布的秃杉和台湾发现的台湾杉视为同一物种,秃杉,后来经过研究发现,二者有明显的族群分化现象,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秃杉是台湾杉的变种,有的则认为秃杉未达到新物种资格仍应将视为同一物种。
秃杉别名橱杉、土杉,是杉科秃杉属常绿大乔木,高达75米,胸径可达2米以上。树冠圆锥形。
福建三明市尤溪县中仙乡文井村秃杉王,胸径4.4米
产地
湖北利川、贵州东南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公山附近各县,云南西部怒江及澜沧江两流域各县,由此延伸到缅甸北部亦有分布。
秃杉叶子
自然分布多生长于海拔500~2700m地段山地,以贵州分布地海拔为低,云南西部最高;自然分布地区,有散生,也有成林。
江西三清山的秃杉
生态习性
秃杉为阳性树,但耐一定荫蔽,尤其是苗期更需遮荫。浅根性树种,无明显主根,但侧根极发达。喜欢气候温凉、夏季多雨而冬春稍干燥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苛,红壤、黄壤、山地棕色土、栗钙土都能生存;不能在盐碱土和黏土上生长;土壤积水,夏季干燥、炎热地区,生长不良。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长蕊木兰、光叶珙桐、南方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贡山三尖杉、秃杉、云南榧、长喙厚朴、水青树、胡黄连、桫椤、油麦吊云杉、董棕、十齿花等15种。
长蕊木兰AlcimandracathcardiiDandy国家一级
长喙厚朴MagnoliarostrataW.W.Smith国家二级
水青树Tetracentraceae国家二级
秃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国家二级
胡黄连Neo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国家二级
胡黄连,多年生草本,为玄参科胡黄连属,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秃杉,是怒江州中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名录中的唯一植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