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斑茅与芭茅)
推荐文章
斑茅
在菌草技术研发之初,利用分布广泛的芒萁、类芦、斑茅、五节芒等野草作为培养料栽培食药用菌。之后,经过30多年系统选育,已经筛选出高产优质菌草草种49种,可栽培58种食药用菌。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周期短、效益高。菌草种植后3—6个月就可采收,3吨鲜草可以产1吨鲜平菇,成本比用木屑低10%—20%,而且栽培出来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品质好、风味佳,药用菌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菌草种质资源圃和数据库,建立了巨菌草、绿洲系列组培快繁体系,收集筛选出适宜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菌株821株,筛选出358个菌草栽培食药用菌配方并研发相应配套的栽培工艺技术及生产模式。
斑茅(斑茅与芭茅)
综合利用
发展菌草循环产业
菌草是新技术、新领域、新产业,也是新型生物材料和农业资源。从最初的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菌草饲料、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菌物肥料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围绕“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循环生产,我国开展了系列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建立起菌草综合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一草多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斑茅与芭茅
其实在河边就生长着很多植物,比如我们常见的有枫杨、垂柳、河柳、斑茅、藨草、千屈菜等,这些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水分。而还有1种奇特的“杂草”,它一样会生长在河边,甚至是生长在水里,它还被称为“香蒲”,其实这种植物是比较珍贵的,植株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吊兰、绿萝、龟背竹、蟹爪兰、茉莉花、君子兰、文竹等花卉比起来,一样漂亮。花友们下次看到它的时候,就不要去乱拔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奇特”的1种杂草,被称为“香蒲”,生长在河边,其实很珍贵!
香蒲
这种奇特的植物名称叫做香蒲,一般在湿润的河边是有很多的,那为什么说这种植物奇特呢?其实是有原因的,比如它的形态,我们从远处去看这种植物的时候,它就像是“香肠”,所以才说这种植物很奇特,也有花友将它为“香肠草”。记得小时候经常去采摘它,然后将它晾干,点燃后能够驱蚊,也有花友说它能够作为“枕头”的材料,所以我对于这种植物印象是很深刻的,相信有不少的花友都见过它。
斑茅草图片
近年来,粉黛乱子草花海已成为秋季观赏草中的网红草,它那紫色系的密集小花营造出一种奇妙虚幻的视觉效果,吸引了无数的眼球。然而我们身边有种乡土观赏草一直没有被人们所关注,那就是高大挺拔同样开紫色花序的斑茅。
鄞江镇清源溪两岸高大的斑茅花与桂花同时绽放,高度达3米以上
鄞江镇清源溪两岸的斑茅花与桂花同时绽放,花序高度可达3米以上,犹如特大号的粉黛乱子草
斑茅属于禾本科甘蔗属的多年生草本。可见它与甘蔗是亲兄弟,但其植株外形和五节芒、芒和荻有几分相似,五节芒的花期在7月份,芒和荻的植株明显要低矮得多,而甘蔗的茎比较粗壮且味甜。斑茅的花期在每年的10月份,此时野外的观花植物已经不多见。它的叶片较细长,呈灰绿色,植株高大,花序高度通常在3米左右,有的可达4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