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樟
推荐文章
油樟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油樟
川观新闻记者王代强文/图
11月30日下午,全省竹林风景线暨林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在宜宾拉开序幕。与会人员走进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双谊科技园,感受林业科技的力量。
在科技园油樟核心种植区,绿油油的油樟树,生长在一层一层的“坎坎”上,又矮又密,一陇一陇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片茶叶基地。而在周边,还几棵零星生长在“坡坡”上的油樟树,十分高大,显然,矮树才是最新的科技成果。为啥要让树上“坎坎”,还要把它变矮?
“长在‘坡坡上’的高树,是传统的栽种方式。”科技园负责人凌波介绍,在过去的粗放式种植中,油樟树栽得密,不规则,而且仍由其在斜坡上。而斜坡不利于保持水分,且长密了树与树之间抢肥料、抢水分,影响产量和质量,通常两三年才能采收一次。长高了的油樟树,还有斜度很大的“坡坡”也很不利于采收,“人要爬到树上去才行”。
油樟系樟科樟属的名贵树种,是常绿的乔木,拥有木质柔韧、载叶多、萌蘖强、树形美观、纹理致密、病虫少、姿态雄伟以及生长速度快的特征,寿命长达千年,是城乡园林绿化以及成片造林的首选树种。其深根性、喜温暖气候、喜光及排水优良、湿润肥厚的酸性土壤。能够进行扦插繁殖以及种子繁殖,其重点分布在川南、宜宾以及盆周,江西、湖南以及重庆等省外又进行了引种栽培,又叫作“宜宾油樟”。总之,油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以及适应性,而且自身还具有大量的优势,综合经济价值高,于是进一步受到人们喜爱。
油樟还是我国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里面的核心构成树种之一,而且有利于进一步维护整个阔叶林的结构功能,国务院已经把油樟当作国内二级保护植物。油樟的栽培历史很悠久,而且每个研究人员与学者都进一步研究了油樟的开发利用与栽培,获取了一定的发展。
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双谊科技园
油樟是宜宾特产,而翠屏区双谊镇更是宜宾油樟的主产核心乡镇,油樟林面积达34000余亩,森林覆盖率48.6%。漫步双谊镇的油樟林,大小溪流穿越其间,黑化过的山道蜿蜒上行,阵阵清新空气扑鼻而来。
在位于双谊镇的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双谊科技园,这里的油樟种植与传统不一样,它就是油樟矮化密植。园区几座山头上,梯田式地分布着油樟矮化密植经营模式试验区,这是园区依托中国林科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支撑,重点突出运用现代林业经营理念和技术,开展油樟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机械采收、纯林高质化复层经营、优良品种丰产的试验示范。
“目前,园区的1000亩油樟矮化密植已初见成效,并带动周边乡镇开展油樟矮化密植栽种。”园区建设方、宜宾梦想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世宏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