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盆栽绿植 >地蚕(地蚕什么时候收获最好)

地蚕(地蚕什么时候收获最好)

时间:

地蚕(地蚕什么时候收获最好)(图1)

地蚕

螺丝菜只是近些年走红的一种叫法,地蚕,地蚕,它在过去也叫地蚕、草白蚕,或者是地牯牛、甘露儿等,它的学名叫草石蚕。在杭州地区,螺丝菜还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宝塔菜,是不是一听起来就很高端大气呢?

地蚕(地蚕什么时候收获最好)

其实螺丝菜在农村分布很广,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只是它和很多的野菜不同,螺丝菜所食用的是它地下的根茎,因此藏在地下面,所以许多人见过它地上的茎叶,却也未必认识它。

螺丝菜是是唇形科、水苏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的部分长得不起眼,植株也不高大,一般是30-100CM高,叶子是卵形或者是长椭圆形的,看起来倒是有点像薄荷的叶子,上面还长满了细长的硬毛。

而到了夏季的六七月份的时候,它会开出一种紫红色或者是淡粉红色的花朵,在九十月份还有一种小坚果,也就是它所结的果实。

地蚕什么时候收获最好

但是“dílou”怎么写,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一直没有搞清楚,这成了心底念念不忘的一个念想。偶然一次翻《本草纲目》,看到菜部“草石蚕”条下,列出其又名“地蚕”“土蛹”“甘露子”“滴露”“地瓜儿”,李时珍解释说:“蚕、蛹皆以根形而名,甘露以根味而名。或言叶上滴露则生,珍常莳之,无此说也。其根长大者,《救荒本草》谓之地瓜儿。”这有点意思了,其根如蚕似蛹,其味如甘露,这不就是八宝菜里的“dílou”嘛,原来写作“滴露”,相传是叶上的露水渗到地里才长出白胖的根茎,这是多么富有浪漫幻想的名字!

滴露

在黄县话里,把雾称作“雾露儿”,把蒙蒙细雨称作“雾露儿雨”,“露”在黄县话里读如漏(小时候有则谜语,“从南来个蹦跶蹦,披儿蓑雨露儿腚”,谜底是蚂,因黄县话“露”“漏”同音同调,有人写作“漏儿腚”,这是不对的),“滴露”“雾露儿”“雾露儿雨”这几个词中的“露”发音是一致的,地蚕,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写作“滴露”是正确的。

地蚕的功效与食用方法

其实,这种植物的学名叫地蚕,在有些地区的民间也称土冬虫草、白冬虫草、白虫草、肺痨草,是唇形科、水苏属的一种植物。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地蚕没有任何用处,因此,地蚕是没有人要的。但到了现在,地蚕竟然有人专业种植,而且,地蚕能够卖到30元一斤呢!

那么,这种原本没人要的地蚕怎么就值钱了呢?

原来,地蚕的全草中均含有水苏碱、胆碱、水苏糖等成分,具有冬虫夏草的部分功效,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在人们普遍重视营养保健的情况下,地蚕显现出了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原本没人要的地蚕就值钱了。

其实,古人就经常食用地蚕。汪颖编著的《食物本草》中称:

“地蚕,生郊野麦地中。叶如薄荷,少狭而尖,纹微皱,欠光泽。根白色,状如蚕,即今甘露子也。四月采根,水满和盐为菜,地蚕,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