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酰胺(天门冬酰胺苯丙氨酸甲酯)
推荐文章
天门冬酰胺
中文名:L-天门冬酰胺
天门冬酰胺(天门冬酰胺苯丙氨酸甲酯)
英文名:(S)-(+)-2-Aminosuccinamicacid;(S)-2-Aminosuccinicacid4-amide;L-Asparticacid4-amide
别名:天冬酰胺、天门冬素、
化学名:α-氨基丁二酸一酰胺
分子式:C4H8N2O3
CAS号:70-47-3
分子量:132.119g/mol
密度:1.543g/cm3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234°C(453°F;507K)
沸点:438°C(820°F;711K)
等电点:--
水溶性:2.94g/100mL
SkeletalformulaofL-phenylalanine骨架结构式
天门冬酰胺苯丙氨酸甲酯
天冬酰胺酶是一种化疗药物,天门冬酰胺,主要用于儿童和年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最新治疗方案。儿童ALL治疗方案中,使用天冬酰胺酶与使用较少或不使用天冬酰胺酶相比,前者疗效更好。天冬酰胺酶的毒性或超敏反应引起儿童ALL患者早期停药,进而导致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缩短。成年ALL患者中类似结果的研究较少。与儿童ALL患者相比,天冬酰胺酶毒性反应在成年患者中更常见,天门冬酰胺,因此,天门冬酰胺,成年ALL患者使用天冬酰胺酶过早停药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者根据美国癌症和白血病B组(CALGB)10403研究中接受治疗的年轻ALL患者,评估聚乙二醇(PEG)-天冬酰胺酶停药相关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及早期停药(ED)对年轻ALL患者生存的影响。
天门冬酰胺的功效与作用
所有的小麦都含有天门冬酰胺,当小麦制作的食品如面包等,被烘烤时,它会转化成一种致癌化学物质。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剪掉”编码天门冬酰胺的基因,使这种化合物减少90%。
图片来源:innovature.com
中国打开基因编辑作物商业化的大门
1月24日,中国农村农业部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获基因编辑作物生物安全证书缩短至1-2年。不构成环境或食品安全风险的基因编辑作物,只需提供实验室数据并进行小规模田间试验。”
中国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对此指南的试行感到振奋,目前,他们正在此试行指南指导下,积极提交基因编辑作物的申请,天门冬酰胺,其中包括开发能够抵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油酸脂肪酸含量高的大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