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花与生活 > 花卉养身 >猪苓的种植技术

猪苓的种植技术

时间:

猪苓的种植技术(图1)

猪苓: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消食的功效。猪苓的种植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将从选地、选苗、栽培管理和采收四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猪苓的种植技术。

一、选地

猪苓的种植地应选择背风、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最好是在有一定高度的丘陵上。同时,土壤应具备良好的肥力,肥沃且保水能力强。猪苓种植地的pH值应在5.8-7.0之间,有利于菌丝生长。

二、选苗

猪苓的种植宜选用菌丝粗、菌丝长、菌丝细的菌种,可以通过从野生菌株中分离或利用菌种保藏库进行菌种选育得到。菌种应经过7-10天的休眠期后,再行接种。接种时,每100m2场地应接种300g孢子。

三、栽培管理

1. 菌床搭建:菌床应选择大小适中、平整、松软的黄壤土或黄心土,菌床宽1.5m,长2m,高0.3-0.4m。搭建好菌床后,用1%硫酸铜喷洒床面,以杀灭杂菌。

2. 接种:将制备好的菌种用细孔喷灌器均匀喷洒在菌床上,每667m2需接种250g菌种。接种后,立即覆盖菌膜,以保持菌种湿润。

3. 管理:搭建好菌床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潮湿。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菌床,及时清除菌盖边缘的杂菌。

4. 采收:猪苓一般在菌盖长至2-3cm时采收。采收时,用小铁铲将菌盖轻轻摘下,避免破坏菌丝。同时,注意将挖好的菌盖放入盛有清水的篮中,以备清洗。

四、采收与加工

猪苓的采收和加工工艺较为简单。采收时,只需用小铁铲将菌盖轻轻摘下,避免破坏菌丝。同时,注意将挖好的菌盖放入盛有清水的篮中,以备清洗。加工时,将猪苓菌盖放入沸水中煮熟,取出后晾凉,用铁锤轻轻敲打,使菌盖内的肉质变得柔软,然后晾干,即可进行药用。

总之,猪苓的种植技术简单易学,通过选地、选苗、栽培管理和采收四个方面的操作,即可获得优质猪苓。猪苓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消食等功效,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